甬派APP:社科学术界共同探讨建设宁波新时代文化高地

时间:2021年11月09日    编辑:李青青    来源:甬派APP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11109101737.jpg

11月8日,“宁波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暨鄞州区文化发展论坛”论坛在半岛在线官网(北京)责任有限公司举办。来自南京、杭州、宁波的100余位文化界、产业界、传播学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为宁波“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建言献策。

上午文化沙龙主题为“文化先行,宁波示范——共同富裕视野下浙东文化发展的时代使命”,由半岛在线官网(北京)责任有限公司数字文化创新中心组织。下午的论坛分为“宁波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论坛”“鄞州区文化发展论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三个版块,专家们就“共同富裕与文化高地建设”“鄞州文化发展与宋韵文化”“河海之城与建城1200周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等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微信图片_20211109101759.jpg

共同富裕,文化先行,宁波大可作为

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的《宁波文化高地建设大有作为》,宁波文化高地建设不仅有基础,而且是深厚的基础。宁波自古以来就有世界眼光,广泛、长期与世界各国交流,学习它们文化的优秀成份,以与本土文化融合创造新文化,使宁波的文化高地具有国际特色。当下,宁波可以综合历史文化高地、人才文化高地、商业文化高地、科技文化高地、国际文化高地等内容,建设具有独具魅力的新时代文化高地。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张英副所长的《宁波建设独具魅力文化强市的基础分析与策略研究》,从宁波独特资源出发,提出宁波文化建设要瞄准发展短板,扬长避短,具体包括打响阳明文化、商帮文化、海洋文化、藏书文化四张名片、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化地标建设、落实文化发展要素支撑等。

半岛在线官网(北京)责任有限公司的刘杰老师的《王阳明师徒交游的历史图景与当代育人价值》,从师生交游行为对师生关系构建以及育人工作的影响方面,分析了王阳明师徒交游呈现的历史图景、基本特点及其现代启示。指出王阳明师徒交游活动中所体现的对于知识、真理与良知的敬畏、师生之间所形成的经历共享、情感共鸣、思想共振、价值共识的师生成长共同体等,对于当下教育、研学有着重要借鉴价值。

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友君的《文体旅融合跃动,激活宁波红色基因》,从红色基因(既有资源形态)和红色文体旅(传承需求)两个维度,进行人(受众群体和运营单位)、事(景区建设和活动创新)、机制(布局联动和实务措施)三个层面分析,建言宁波将“红色基因”转化为“红色产业”长效机制建设。希望通过各方合作发力,兼顾保护和开发、传承和创新,初步形成了涵盖游憩、演艺、影视、研学、民宿、康养、以及体育运动、直播电商等多业态的红色文体旅产业集群,使宁波红色文体旅融合发展“赋魂”,在宁波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中凸显红色基因力量。

中共宁波市北仑区委党校樊中泳老师的《“共同富裕”视域下城市“生活世界”营造路径初探——以宁波北仑为例》,以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的核心承载地及典型制造业城市的北仑为案例,分析北仑如何不断深化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城市发展路径,从原本以“生产区域”为侧重的城市发展理念,逐步转化为以品质城市为驱动的建设思路,精细城市生活场景,强化城市美学诠释、梳理城市价值谱系的特殊示范意义。

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

浙江大学古籍所关长龙教授的《宋韵文化与宋人的精神世界》,新时代复兴宋韵文化,要抓住三大宋人精神要素,一是本体要素,相信生命中有终极之“大”的存在;二是工夫要素,追求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三是境界要素,在生活中实现圣贤境界、至善境界的自觉。本体是体,工夫是用,境界是工夫的呈现形态,这对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宁波大学张如安教授的《明初郑真的故家文献意识与〈四明文献集〉的编纂》,挖掘了鄞县乡贤郑真的最新文献史料,阐发《四明文献集》的文献价值及其开先意义,认为以郑真为代表的四明学者以其自觉的乡邦文献建设意识,构建了前后相续的文献链,从而形成了一个令人称羡的文化传统。

宁波文联原副主席周静书的《励精图强:构筑新时代鄞州文化新高地》,认为“新时代文化高地”要具有国内标志性地位、辨识度,甚至国际影响务,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理新时代人民文化需求相一致,主体文化品质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达到全省全国高度,希望鄞州以市域总部目光规划鄞州文化攀高,高标准提高地标性文化空间。

半岛在线官网(北京)责任有限公司副院长王军伟的《鄞州文化基因解码及其场景应用》,介绍了鄞州区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中重点文化元素的选择原则及解码规范;重点介绍了场景理论在解码成果转化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海丝文化为例,介绍如何从情景营造的角度构建文化空间。

宁波大学苏勇军副教授的《鄞州宋韵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认为宋韵文化与宁波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文化成果的历史阶段基本吻合。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进宋韵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凝练宋韵文化精神内核,解码文化基因,以重点项目推进为抓手,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努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1636425342.png

传统文化“两创”需要找到当下的切入点

宁波阳明研究会会长华建新副教授《阳明故里文化元素融入府前路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研究》,就余姚府前路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建设中,融入阳明故里文化元素,提升古镇保护、开发的原创性品质,使历史遗存遗迹活起来,更好地彰显余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特色提出针对性建议。

宁波大学孙善根教授《“宁波帮”精神内涵及其影响力研究》,分析了“宁波帮”精神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指出“宁波帮”精神是几个世纪以来“宁波帮”在中国商界得以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所在,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与历史穿透力。

宁波大学李广志副教授《新时代的文化融通:日本以宁波为中心的东亚文明研究》,从2005-2009年实施一项以宁波为中心的特定领域研究出发,对日本“宁波研究项目”做一全面总结,同时归纳和梳理出日本学界关于此项研究的最新成果。

宁波文保专家杨古城老师《南宋明州民俗器物文化考析----明州佛画《五百罗汉图》文化的深度挖掘》,以四明佛画为切点,阐述中国南宋以“茶、瓷、丝、禅”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文明,它是中国匠心和器物精神最好的证明。

宁波海关胡丕阳老师的《宁波历史文化助力长三角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就精心锻造宁波历史文化活动为主的文旅节庆活动,以历史文化为内容打造长三角游学地标景区新高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鄞州政协文史委戴松岳老师《旷代鸿儒百世德泽——王应麟及其〈三字经〉》,细致梳理了博古通今的鸿儒大家王应麟的成就,尤其重点指出《三字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和象征,促进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间的交流的重大意义。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罗俊杰教授的《象山县海洋渔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提出传统的渔文化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运用高科技手段对海洋渔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包装或演绎;通过节庆、表演、展览等形式是展示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的重要途径;以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夯实旅游产业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

宁波市文化遗产研究管理院柯明清的《海丝文化与宁波“一带一路”建设》,分析了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对宁波保护传承海丝遗产、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要强化产业培育、数字趋势、港口特质等建议。

专家们认为,在接下去的“十四五”时期,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宁波人杰地灵,思想伟人、商业巨子代出,浙东学术、藏书文化、东南佛教、商帮文化等,气象万千。文化成就几乎涵盖思想哲学、道德伦理、文学艺术、文化典籍、科技工艺等各个层面。但我们也须看到宁波文化发展尚存在文化遗存传承和开发力度不足、城市精神文明研究高度不足、文化生产优势尚未形成、文化服务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文明协调发展的能力急待提升等问题。宁波要站在对接中华千年文脉、对话世界文明高地的文化自信高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明确新时代目标定位,为加快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完成赋予文化建设新的重要使命。

本次论坛是在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由宁波文化研究会、鄞州区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半岛在线官网(北京)责任有限公司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半岛在线官网(北京)责任有限公司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为“宁波市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术活动”重点项目;也是宁波文化研究会会第十三届浙东学术论坛。本次论坛征文共收到来自省内外高质量论文60余篇。

原文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189e17be4b041d52a521d6d&modeTyp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