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路人马水陆并进溯甬江之源9

时间:2006年04月10日    编辑:    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探访甬江队伍出征 昨日,本报与市生态办联合主办的“环保·故乡·山江海”新闻采风活动,第二阶段探访三江源95国际广场队首访甬江顺利完成。 首支队伍整装待发 早上8时30分,在奉化江游轮船码头岸边,举行了出征仪式。虽然,天下着 细雨,但并没有浇灭志愿者们的热情。市生态办副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林雅莲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充分了解母亲河的千年历史,考察水系质量状况,志愿者们担负着环保先锋任务。东南商报副总编辑许雄辉在出征辞中指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探访三江源、爱护母亲河”,并祝愿活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队员们接过旗帜后,激动地挥舞着上了游轮及汽车,整装出征。 4路人马会师镇海 探访“三江源”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市港航管理局、宁波边检站镇海分站和宁波天马有限公司分别提供了巡逻艇、运输船和游船作为本次活动的“科学考察船”。25名志愿者、10多名记者以及市生态办有关专家、工作人员60余人组成的探访队伍,分水陆两路开始对甬江两岸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水上分为东南商报科考1号船与东南商报科考2号船两支队伍前进,船上悬挂着“保护母亲河”以及“甬江,您好!”的横幅,一路上吸引了两岸众多群众观看;陆上则分别从甬江北岸与南岸出发,北岸探访队参观了镇海招宝山纪念馆,了解了甬江源历史,到镇海后乘坐东南商报科考3号船到甬江入海口考察,南岸探访队则主要考察并查处环境污染情况。中午11时30分,4路人马顺利会师镇海海事码头。 胜利归航交接队旗 短暂的停留后,3支水上队伍顺利返航。返航途中,志愿者们坦言这次活动所获匪浅,并交流沿岸所见景观。当船支快靠岸的时候,忽然听到岸边腰鼓声齐响,原来是江北红梅社区腰鼓队欢迎志愿者首航归来,岸边同时打出了“祝贺探索甬江源头圆满成功”的横幅。同时,志愿者们还收到了美丽的鲜花,以祝贺他们活动成功。最后,95国际广场队把主队旗传递给金龙鱼队和二百公司队,他们将继续探访奉化江和姚江源头,完成接下来的三江探源活动。 风雨三江口见证千年甬城 “老宁波”讲述三江历史 探访宁波“三江源”活动受到市民热情关注。记者在“三江溯源”的采访中,听到许多关于“三江”的故事。甬江的源头就是奉化江和姚江。而奉化江、姚江汇合处即是承载了宁波千年沧桑历史的“三江口”。天一阁博物馆的龚烈沸先生和生长在宁波有“月湖老人”之称的戴自立先生向记者细述了三江口从唐代以来的历史变迁。 龚烈沸:千年沧桑历史 宁波城自唐代迁自三江口建城以来,至宋代,已经成为了当时全国三大贸易港之一,那时的朝廷除设置市舶司管理国际性贸易事务外,许多外事机构在宁波城也相继建立。当时就以三江口为中心,在三江沿岸建立起了许多官营和民营的船场,可谓是沿江两岸船场林立,三江之上千帆竞发。通过这里,中国向国外出口茶叶、青瓷等商品,成为海上贸易的起点。而这里又曾是日本遣唐使入明州登陆地,是他们见证大唐帝国的门户。同时,宁波商帮正是从这里上船出发,以上海为跳板到世界各地创业。 进入元朝后,宁波港仍为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西亚诸国贸易往来重要口岸之一,海外贸易、国际航运较宋代繁盛,通航国家、地区140余个,遍及欧、亚、非三大洲。 由于明代开始的“海禁”,宁波港便从其繁华的顶峰一路衰落了下来,但到1830年后,宁波商业船帮又进入黄金时期,南号、北号不下六七十家,最盛时海船约400艘,先后修建了庆安会馆、福建会馆等。直到晚清政府一纸《南京条约》,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商埠之一,殖民者在江北设领事馆,建立变相的租界,三江口便又刻上了殖民主义者贪婪的印记。 解放后,港口获得新生,航道不断得到疏浚治理,港区也迅速扩大。港口慢慢迁至镇海口,最后至北仑港区,宁波港越来越发展壮大。三江口逐渐成为繁荣的商业区,地处三江口南侧的江厦街,是市区商业繁华地带,过去有钱行街、糖行街、半边街、方井头等地段。这里是钱庄银行、南北货、水产行集中地。所谓“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一说,虽是一种自我夸耀,但这里确是得天独厚的商业黄金地段。 戴自立:宁波人的骄傲 对三江口最初的印象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应该是上世纪20年代吧。外公带着我去外面逛马路,我又惊奇又新鲜。记得那时候过江,走的是浮桥。在我的印象里,那座浮桥是用木板搭成的,走过去的时候,起伏不平,我从木板的缝隙往下张望,看到波涛汹涌的江水,我害怕极了,赶紧坐到外公的肩膀上,再也不敢下来。但一过了桥,我就有好东西吃了,我还记得那时有一家叫甬平牛肉包子店,那里的包子特别好吃,其美味让我至今难忘。走到老外滩那带,觉得那里所有的房子都特别的洋化,进进出出很多都是外国人,所以觉得特别新鲜。 我还记得第一次去坐船,是在10岁,我随着外公到上海去看那里工作的爸爸。我们是在外滩的轮船码头上的船,船上熙熙攘攘的有很多人,轮船的舱位分一至四等,我们坐的是四等舱。下午四点钟开船,到晚上的时候,船像摇篮一般摇晃着,我一下子就睡了过去。第二天一早,听到汽笛声,出来一看,已经到了上海。 解放前,三江口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那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都是很窄的路,一点点拓宽,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气派的大桥也越造越多,直到现在以天一广场为中心的商业圈,三江口变得十分繁华。这两年,每去三江口逛一圈,都能发现新的变化。更何况是一些久居外地甚至是国外的老同学到宁波,都是一片惊叹,实在是让我们这些老宁波感到很是骄傲。 ■志愿者感言 许乐华 女 50多岁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我是宁波人,我很早就有探访三江源头的愿望,想徒步溯源。这次东南商报组织的活动很好。我在船上观赏了两岸风景,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江边镇海发电厂的两根烟囱,曾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沿江的大片芦苇在风中摇曳,白鹭在湿地里栖息,这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十分难得。 袁瑾 女 55岁 退休的水利工作者 大自然为宁波造就了美丽的三江,让我们都来精心呵护它。 武晓峰 男 46岁 镇海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经济师 溯甬江之源,探两岸风光,但见宁波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为使甬江两岸的天更蓝、水更洁,故乡能得到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发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陈兆康 男 52岁 农业银行江东支行员工 高大的楼房、茂密的树林,宁波被我们的母亲河———甬江哺育得如此发达,但是我们在建设城市的同时,也要去爱护我们的母亲河。 陈珈 女 13岁 惠贞书院学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面对波浪澎湃,一望无际的甬江,想到她哺育了我们宁波人,我希望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杨久芽 女 59岁 退休教师 感谢《东南商报》组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三江六岸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倪田金 男 44岁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宁波是一个缘水而生、因水而兴的“东方商埠、时尚水都”,今天,我们善待三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张永翰 男 33岁 宁波市保黎医院医生 [B]从岸边看甬江是一种美景, 在甬江上乘船看两岸也是一种美景, 保护母亲河是我们的责任。 朱钟梁 男 22岁 半岛在线官网(北京)责任有限公司学生[/B] 登上东南商报科考2号船,望见眼前一片广阔的江面,我的心胸顿然开阔。静静地呼吸着江水的气息,水波折射出她千年的历史沉积,我这个外地来甬求学的学子也感受到了她的温暖。 刘琳 女 23岁 浙江省绿色环保协会的成员 甬江是宁波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两岸勤劳善良的人民,同时也是这座城市日益繁荣的见证者。但是甬江作为宁波最大的纳污水体,承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她美丽的容颜正在日渐憔悴。她希望广大市民能充分认识到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各方齐心合力,让我们的母亲河再次展现她迷人的风采。 许建永 男 建设银行镇海石化专业支行 朝辞宁波细雨间,百里甬江半日还,两岸美景赏不尽,轻舟已过招宝山。科考快艇一日千里,宁波巨轮一日万里。希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甬江的水也可以早日变得更加清澈。 本报记者 张落雁 陈爱红 苗军生 毛雷君/文 刘波 王增芳 芦伟芳/摄